薯條、黑糖製程產生的「丙烯醯胺」,有致癌疑慮,過去常引民眾恐慌。食藥署參考歐盟標準,首度公布「食品中丙烯醯胺指標值參考指引」,建立14類食品參考值,黑糖、油條、洋芋片、薑餅標準1000ppb最高,即溶咖啡也有900ppb。指引雖無罰則,但未來專案稽查若超標,將公布業者名單。

丙烯醯胺(Acrylamide)是一種工業化學物質,非人體所需,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2A級致癌物。天然食物裡的氨基酸(天門冬醯胺)和醣類,超過攝氏120度高溫烹調,就可能產生丙烯醯胺。

 

北榮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說,動物實驗證實會增罹癌風險,也有神經毒性與生殖毒性,減量確實必要,但因難直接推估危害,各國未訂限量標準,僅歐盟有食品參考值。

食藥署食品組長潘志寬說,業者可透過特殊處理,從原料、加工條件、溫控著手,盡量降低丙烯醯胺含量。

根據指引,共14類食品有建議參考值,其中,洋芋片、薑餅、黑糖、油條最高,為1000ppb,穀類之嬰幼兒食品最低,為50ppb,民眾常喝的烘焙咖啡450ppb、即溶咖啡900ppb、薯條600ppb。

目前指引無罰則、無強制力,且食品無須標示;潘志寬說,食藥署提供業者自主管理指標,未來專案稽查時,若查到超過建議值產品,傾向公布名單,讓消費者參考。

楊振昌說,歐盟曾提出,每公斤體重每天若攝取0.17毫克丙烯醯胺,可能致癌,但該數值未被認同。以此推估,60公斤成人,每日攝取上限約10.2毫克,大約要吃10.2公斤油條或洋芋片才能達到。丙烯醯胺代謝較快,約2-3天可排出,但若攝取量大,傷害也可能來不及修復。

毒物學學會秘書長、台大腎臟科醫師姜至剛說,丙烯醯胺廣泛存於生活中,不只烹煮食品會生成,塑膠袋、飲用水也有。食藥署公布指引同時,應告知民眾低丙烯醯胺飲食標準與料理模式,像避免太久、太高溫烹煮,蛋白質攝取勿過多,平時多吃新鮮蔬果等。

(中國時報)

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60108000404-260114